有一些艺考生的表现是“过分自信”,我个人认为这种情况比前一种要难以处理。因为出现这种问题的孩子一般在艺术上很有天赋,他们在专业学习中找到了自己学习的兴趣和方法,甚至在艺术考试当中获得了可人的成绩。不过这样的孩子,他们后要么没有被录取,要么被不如意的学校录取,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。
通过深入的调查和分析,我们发现,考生出现“盲目自信”也是因为学习态度出现了问题,主要表现在:学了艺术就感觉上大学“稳操胜券”,把备考这件严肃的事情看得太过简单;艺术天赋让他们学习专业知识驾轻就熟,对文化学习却怎么也提不起兴趣;重新学习文化课感觉难度大,逃避的心态让他们主动选择忽略文化课的重要性,等等。
其次,除了考生自身的原因外,家长的消极应对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客观原因。像不少家长在看到孩子可人的艺考成绩后,自然而然就放松了对他们文化学习的要求;也有家长是感觉自己孩子之前备战艺考太辛苦,生怕再谈学习孩子压力太大受不了,等等。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,共同影响了艺考生的艺考后学习,使他们在关键的时候放松了自我,出现了过度自信,终导致“学无所成”。
我以前带过一位学习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孩子,这位学生特别喜欢自己的专业,而且自身条件非常好,长得帅气、音质厚重有磁性,每个教过这个孩子专业课的老师都夸他,他的家人也为他感到骄傲,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这个孩子肯定能考得上而且会考得很好。他的艺术成绩确实非常好,有几所知名学校的“校考”名次靠前,后却因为文化课成绩没过投档线跑来复读了。后来,我和他闲聊曾经的学习经历,聊着聊着他恍然大悟,开始后悔自己当初的学习状态。专业学习让他如鱼得水,专业考试的成功进一步让他自信心膨胀,总觉得自己已经是一条腿迈进了大学校门,集训结束回到学校后的学习重心本应该放在文化课的学习上,却还是每天心心念念自己的专业,以致忽略了重要的文化课学习时间。
所以,作为艺考生的班主任和家长,我们必须时刻紧绷一根弦,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。首先是让他们知道备战高考没有捷径可走,学艺术不是为了让自己考大学更容易,而是让自己考到更好的大学。其次是督促他们对自己的备考有个清醒的认识,还要对学习有个合理的规划,哪个时间段以专业为主、哪个时间段以文化为主。此外,还要有颗平常心,不因暂时考得好就骄傲自满目中无人,也不因暂时的失意而灰心丧气一蹶不振。
【石河子新梦想】过分自信易与梦想失之交臂
石河子文艺/体育相关信息
2021-05-25
2021-02-04
2020-08-02
2020-06-11
2020-05-25
2020-05-25
2020-05-11
2020-05-04
2020-04-21
2020-04-17